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,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,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,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

      <small id="aebxz"><menu id="aebxz"></menu></small>
    1. 《1米有多長》教學實錄

      時間:2022-06-25 14:25:00 語文 我要投稿
      • 相關推薦

      《1米有多長》教學實錄

        篇一:1米有多長教學設計

        教學目標

      《1米有多長》教學實錄

        1.初步認識長度單位“米”,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。

        2.使學生知道1米的實際長度,知道1米=100厘米。

        3.通過實際測量活動,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米尺測量較長的物體的長度。

        教學重點難點

        重點:初步建立米的長度觀念,知道1米=100厘米。 難點:用米作為長度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的實際長度。

        教學準備:課件

        教學過程

        一、問題情境引入

        師:同學們,你們去過動物游樂園嗎?

        師:看看長頸鹿和小烏龜在游樂園門口遇到了什么問題?

        課件出示:教材第53頁情景圖。

        生1:小狗門衛(wèi)告訴它們,身高1米以上要買票。 生2:和看門口1米畫的標記,長頸鹿的身高超過了1米,要買票;小烏龜?shù)纳砀卟蛔?米,不用買票。

        師:觀察得真仔細!看到了門口處1米的地方有標記。

        師:1米到底有多長呢?這節(jié)課我們就來學習1米有多長。

        二、自主探究學習

        1.認一認,想一想

        師:上節(jié)課我們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“厘米”,知道我們食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,現(xiàn)在請大家拿出直尺,找出1厘米給同桌看。

        師:同學們找得非常準確,100段這樣的1厘米接起來就是1米?矗ǔ鍪久壮撸,這就是米尺,是我們今天認識的一位新朋友。注意看,自己數(shù)一數(shù)是不是有100厘米。

        學生自己數(shù),明確:1米就是100厘米。我們可以寫成:1米=100厘米。

        測量比較短的物體,一般我們用“厘米”作單位。在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,通常用“米”作單位,“米”也是國際通用的一個長度單位,“米”可以用字母“m”表示。

        2.比一比,說一說

        師:現(xiàn)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長。

        學生可能有多種回答,如有的學生邊用兩手比劃邊說,有的.學生邊比劃自己的身高邊說,有的學生說出課

        桌的長度 是1米等等,老師要給予鼓勵。

        師:同學們都挺好的,F(xiàn)在把你們的手臂伸開,看看伸到什么程度就是1米,用尺子量一量。

        學生用米尺進行測量,老師巡視,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同學。

        三、合作交流,探索反饋

        活動一:

        1.小組合作,用尺子量一量從腳到身體什么地方是1米,做個標記。

        2.找不同身高的學生來比一比,發(fā)現(xiàn)身高不同但1米的標記一樣高。

        3.小結:測量對象不同,但一米的高度是不變的。

        活動二:

        伸開手看一看從一只手的指尖到另一只手的什么

        地方是一米

        活動三:

        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?學生說完并

        進行實地測量。

        活動四:

        師:現(xiàn)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,合作測量,從教室的一頭到另一頭大約有多長?教室里的黑板長大約是多少米?

        小組同學分工合作,測量教室的長、黑板的長。老師巡視,了解不同做法,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。

        組織學生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,重點說明測量的方法。

        四、實踐應用

        1.鞏固練習

        師:“厘米”和“米”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,結合實際情況完成下面填空。

        課件出示:教材第53頁最下面的習題。

       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,老師巡視了解情況。組織學生交流,重點說說自己是怎樣通過對比確定填寫什么單位的。

        2.認識米和厘米。

        課件出示

        師:我們在用米和厘米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思考,認真辨別,不能用錯喲!下面是淘氣在學習了米和厘米之后寫的一篇日記,我們共同來看一看。

        指名做出評價和改正。

        五、全課小結

        師:這節(jié)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個長度單位——

        米,知道了課桌的長大約是1米,并且知道了測量較短的物體用“厘米”作單位,測量比較長的物體用“米”作單位,要記住米=100厘米。還學會了量出物體的長度,注意測量時要從0刻度量起。

        篇二:一米有多長教學設計及反思

        教學目標

        1、在觀察和測量活動中認識米,體會米的實際意義,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,掌握1米=100厘米,并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。

        2、初步學會用米為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(限整厘米),能估測物體長度,能選擇恰當?shù)膯挝槐硎疚矬w的長度。

        3、在測量活動中體會測量長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。

        教學要點

        在測量活動中體會測量長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

        一、情境導入:

        同學們你知道你有多高嗎?

        二、自主合作探究:

        動物們要一起去游樂園玩,其它小動物都順利的進入游樂園了,可是小鹿卻被擋在了外面,你知道為什么嗎?

        1、認一認,想一想:

        小老鼠擺小棒的活動,帶領學生由厘米引出新的單位米。

        教師提示米和厘米的關系

        師板書課題

        2、比一比,說一說

        幫助學生體會米的意義

        組織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感受米的長度

        3、小組合作,用尺子量一量

        組織學生利用已經形成的'1米的表象進行估計,再實際測量。

        學生看情境圖,思考原因并匯報

        學生體會100根小棒就是小米

        認識米

        1米=100厘米

        學生利用米尺來認識1米

        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

        打開自己的手臂等

        學生小組合作

        估計后測量比較,體會米

        四、歸納反思:

        1、想一想,填“厘米”還是“米”呢?

        門高約2()

        一拃長約15()

        黃瓜長約20()

        2、完成54頁估一估,小明和機靈狗分別有多高?

        3、通過本節(jié)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?你學會了什么?

        4、布置課后習題作業(yè)

        學生獨立完成

        橡皮長約3()

        樹高約10()

        李老師身高約175()

        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完成習題

        學生匯報收獲

        板書設計:

        1米有多長

        1米=100厘米

        1m=100cm

        《一米有多長》教學反思

        本節(jié)課是學生在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后,又要認識的一個新的長度單位——米”。這節(jié)課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,因為他們對于一米到底有多長心里完全沒有 數(shù)。所以,我為學生設計了一些活動,讓學生在活動中建立1米的概念。

        教學時,我以提問的方式引入:你想知道你的身高嗎?要知道你的身高,必須要用到什么?從而引出尺子。然后介紹尺子的基本構造,既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力,又為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打下了基礎。認識1米,安排了三次活動:第一次讓學生在直尺上找出1米的長度,體會尺子的長是1米——建立1米的空間觀念;第二次讓學生找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為1米,學生找出了很多,如:五塊瓷磚的長度﹑窗子的寬度、從腳到身子某部位的高度等等,這是我課前沒有想到的,我想對學生建立1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;第三次用手比劃出1米的長度。通過這些活動,讓學生正確建立1米的空間觀念,在這個基礎上,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幾米的長度觀念。

        在學生的腦海中,1米的概念不是很牢固,讓學生硬把1米=100厘米記住有一定的困難,所以在“1米=100厘米”的轉化中,我請學生拿出卷尺用20厘米長的學生用尺來測量,1米長的卷尺有幾個20厘米,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明白1米長的卷尺上有5個20厘米,問5個20厘米想家得多少?20+20+20+20+20=100厘米。學生就明白1米實際長度。

        存在不足:

        1.米尺、1米長的線應該多準備幾份,這樣學生就可以常常感受一米的長度,也加深了學生對米的認識。

        2.在課堂教學中,在讓學生匯報交流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里,當學生表達不出或不清楚時,我不夠耐心,急于給學生提示,這樣不利于對學生數(shù)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如果當時我能不急于幫學生下定論,而是請其他同學發(fā)表意見,相互補充,將更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索,更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(yǎng)提高。

      【《1米有多長》教學實錄】相關文章:

      鉛筆有多長教學實錄07-01

      《桌子有多長》課堂教學實錄07-02

      鉛筆有多長課堂實錄07-02

      有關小學數(shù)學鉛筆有多長的課堂實錄07-02

      鉛筆有多長教師課堂實錄07-02

      《鉛筆有多長》教學設計06-11

      鉛筆有多長教學設計05-22

      花邊有多長的教學說稿07-03

      《有幾棵樹》教學實錄07-04

      鉛筆有多長教學設計5篇06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