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,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,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,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

      <small id="aebxz"><menu id="aebxz"></menu></small>
    1. 殘夜花香月滿樓出處全文賞析

      時間:2022-06-25 15:24:35 其他 我要投稿
      • 相關(guān)推薦

      殘夜花香月滿樓出處全文賞析

      下面就是小編收集的關(guān)于殘夜花香月滿樓的出處,以及對該詩句做一個賞析,一起來看一下吧。

      殘夜花香月滿樓出自清代項鴻祚的《減字木蘭花·春夜聞隔墻歌吹聲》

      闌珊心緒,醉倚綠琴相伴住。一枕新愁,殘夜花香月滿樓。

      繁笙脆管,吹得錦屏春夢遠。只有垂楊,不放秋千影過墻。

      注釋

      ①闌珊:哀殘。此處形容人物情緒。

      ②殘夜:夜將盡。

      評解

      殘夜花香,月滿西樓,醉倚綠琴,無人相伴。一枕新愁,心緒闌珊。而繁笙脆管,隔墻傳來,使人難于入夢。結(jié)句“只有垂楊,不放秋千影過墻”,含蓄地透露了詩人“一枕新愁”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的憂郁情懷。這首小令,細膩地抒寫了作者此時的情懷。纏綿委婉,意境清新,詞中有畫,畫中寄情。

      作者介紹

      項鴻祚(1798~1835),清代詞人。原名繼章,后改名廷紀(jì),字蓮生。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舉人,兩應(yīng)進士試不第,窮愁而卒,年僅三十八歲。家世業(yè)鹽筴,巨富,至君漸落。鴻祚一生,大似納蘭性德。

      他與龔自珍同時為“西湖雙杰”。其詞多表現(xiàn)抑郁、感傷之情,著有《憶云詞甲乙丙丁稿》4卷,《補遺》1卷,有光緒癸巳錢塘榆園叢刻本。

      項鴻祚論詞認(rèn)為:“夫詞者,意內(nèi)而言外也。意生言,言成聲,聲分調(diào),亦猶春庚秋蟋,氣至則鳴,不自知其然也!(《憶云詞甲稿自序》)他自己曾說:“幼有愁癖”,從他的寫作實踐看,他多寫傷心之詞,愁苦之音。如“黃葉聲多,紅塵夢斷,中有檀欒徑。空明積水,詩愁浩蕩千頃”(《湘月》)、“更更更鼓凄涼,翠綃彈淚千行。并作一江春水,幾時流到錢塘”(〔清平樂〕《元夜》),可見一斑。他的詞出入于五代、兩宋之間,在浙派、常州派之外,自具清真哀艷、婉轉(zhuǎn)幽深的特色,與納蘭性德、蔣春霖的詞風(fēng)較近。譚獻《篋中詞》評為“蕩氣回腸,一波三折”,“幽艷哀斷”。缺點在于題材狹窄,且囿于言愁說恨,風(fēng)格不夠多樣。朱孝臧《彊村語業(yè)》評:“無益事,能遣有涯生。自是傷心成結(jié)習(xí),不辭累德為閑情,茲意了生平”。在很大程度上說出了項詞的創(chuàng)作特點和局限所在。

      代表詞作

      【減字木蘭花·春夜聞隔墻歌吹聲】

      闌珊心緒,醉依綠琴相伴祝。一枕新愁,殘夜花香月滿樓。

      繁笙脆管,吹得錦屏春夢遠。只有垂楊,不放秋千影過墻。

      【阮郎歸·吳門寄家書】

      闔閭城下漏聲殘,別愁千萬端。蜀箋書字報平安,燭花和淚彈。

      無一語,只加餐,病時須自寬。早梅庭院夜深寒,月中休倚闌。

      【清平樂·池上納涼】

      水天清話,院靜人銷夏。蠟炬風(fēng)搖簾不下,竹影半墻如畫。

      醉來扶上桃笙,熟羅扇子涼輕。一霎荷塘過雨,明朝便是秋聲。

      【太常引·客中聞歌】

      杏花開了燕飛忙,正是好春光。偏是好春光,者幾日、風(fēng)凄雨涼。

      楊枝飄泊,桃根嬌小,獨自個思量。剛待不思量,吹一片、簫聲過墻。

      【水龍吟·秋聲】

      西風(fēng)已是難聽,如何又著芭蕉雨?泠泠暗起,澌澌漸緊,蕭蕭忽住。

      候館疏碪,高城斷鼓,和成凄楚。想亭皋木落,洞庭波遠,渾不見,愁來處。

      此際頻驚倦旅,夜初長,歸程夢阻。砌蛩自嘆,邊鴻自唳,剪燈誰語?

      莫更傷心,可憐秋到,無聲更苦。滿寒江剩有,黃蘆萬頃,卷離魂去。


      [殘夜花香月滿樓出處全文賞析]相關(guān)文章:

      1.殘夜花香月滿樓出處全文賞析

      2.防網(wǎng)絡(luò)詐騙心得體會800

      【殘夜花香月滿樓出處全文賞析】相關(guān)文章:

      年琵琶全文賞析07-04

      江樓有感賞析12-29

      月滿西樓李清照07-04

      憫農(nóng)唐李紳全文、注釋及賞析10-12

      考試畢登銓樓原文及賞析04-12

      《考試畢登銓樓》原文及賞析04-16

      “元”歷史出處07-03

      玉樓春·戲林推原文及賞析03-22

      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出處及賞析08-08

      亡羊補牢是成語出處06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