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,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,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,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

      <small id="aebxz"><menu id="aebxz"></menu></small>
    1. 陋室銘練習題

      時間:2022-07-04 06:51:46 其他 我要投稿

      陋室銘練習題

      下面是聘才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陋室銘練習題,以供查閱,快來看看吧!

      陋室銘練習題

      陋室銘練習題

      一.填空。

      1.《陋室銘》的作者是___,字__,是__朝人。

      2.銘是一種文體,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、碑碣上 的文字,后來發(fā)展為一種_____的文體。這種文體有____的特點。

      3.(1)水不在深,__________________.

      (2)_____________ ,草色入簾青。

      (3)斯是陋室,_____________ 。

      4.《陋室銘》大量使用“無絲竹之亂耳,無案牘之勞形”這樣的句子,句式整齊,音韻和諧,使用的是_______的修辭方法。

      二.解釋句子中加括號字的意思。

      1.(斯)是陋室,(惟)吾德(馨)。

      2.談笑有(鴻)儒,往來無(白丁)。

      3.可以調(素)琴,閱(金經(jīng))。

      4.無(絲竹)之亂耳,無(案牘)之(勞)形

      5,山不在高,有仙則(名)。

      三.翻譯句子。

      1.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

      2.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。

      3.無絲竹之亂耳,無案牘之勞形。

      4.何陋之有?

      四.下列句中“之”的用法分別是

      之的用法:A、助詞“的” B、代詞 C、動詞,“往,到”D、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E、賓語提前的標志

      A.何陋之有?( )

      B.忘路之遠近( )

      C.漁人甚異之( )

      D.具答之( )

      E.牡丹,花之富貴者也( )

      F.君之病在肌膚( )

      G.中間力拉崩倒之聲( )

      五.閱讀文章,回答問題。

     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階綠,草色入簾青。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?梢哉{素琴,閱金經(jīng)。無絲竹之亂耳,無案牘之勞形。南陽諸葛廬,西蜀子云亭。孔子云:何陋之有?

      1.文中描寫陋室環(huán)境的句子是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.

      2.主人在陋室的活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.

      3.來陋室的有哪些人?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.

      4.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.

      5.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的“陋室”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。這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的寫法。

      陋室銘練習題答案:

      一.1.劉禹錫,字夢得,唐朝人

      2.用來記述事實、功德的文字,述公記行、有時也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體,用韻

      3.有龍則靈;苔痕上階綠;惟吾德馨

      4.對偶

      二.1.斯:這;惟:只;馨:香氣,這里指品德高尚

      2.鴻:大;白。悍饨ㄉ鐣餂]有功名的人。

      3.素:素樸;金經(jīng):佛經(jīng)

      4.絲竹:奏樂的聲音;案牘:官府的公文;勞:使勞累

      5.名:著名

      三.1.山不一定高,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。

      2.談笑往來有淵博的學者,沒有粗俗的人。

      3.沒有嘈雜的管樂之聲擾亂兩耳,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。

      4.有什么簡陋的呢?

      四.E A B B A A A

      五.1.苔痕上階綠,草色入簾青

      2.調素琴,閱金經(jīng)

      3.鴻儒

      4.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

      5.保持高尚節(jié)操;安貧樂道;借物抒情


      【陋室銘練習題】相關文章:

      陋室銘練習題及答案07-04

      陋室銘譯文07-03

      陋室銘教案07-03

      陋室銘閱讀答案07-03

      陋室銘原文及翻譯07-03

      有關陋室銘翻譯08-04

      《陋室銘》教學設計04-17

      陋室銘教學設計02-17

      《陋室銘》評課稿03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