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,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,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,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

      <small id="aebxz"><menu id="aebxz"></menu></small>
    1. 東莞冬至習俗

      時間:2022-07-03 00:37:48 冬至節(jié) 我要投稿
      • 相關(guān)推薦

      2015年關(guān)于東莞冬至習俗

      我們知道,東莞也是人杰地靈,出過不少的名人。那么,你們知道東莞的特色習俗和文化是什么嗎?現(xiàn)在就讓小編來揭曉廣東文化中東莞的冬至習俗吧。

      2015年關(guān)于東莞冬至習俗

      一、客家一帶:做蘿卜、吃燜鵝

      在東莞的客家一帶(清溪、鳳崗、塘廈)過冬至,每戶人家都會用糯米和蘿卜絲做成蘿卜,并吃燜鵝。

      蘿卜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,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。

      先把蘿卜刨成絲煮熟后,壓干多余的水分。再用豬油將蝦米、豬肉、臘腸等餡料爆香,然后將它們跟蘿卜絲、芹菜粒、適量的鹽、胡椒粉等調(diào)味料攪拌在一起作為餡料。接著把這些餡料放進用粘米跟糯米做成的皮內(nèi),做成圓餅?zāi),放置在新鮮的欖葉上(也可用芭蕉葉),最后用鍋蒸熟即可食用。

      二、東坑:咸丸

      咸丸是東莞人在冬至、除夕、元宵都吃的。表示合家團圓之意,東莞咸丸用料精細、講究、糯米粉制作,隨意捏成團,不加餡。用雞作,佐以魷魚、蝦米、冬菇、臘肉碎粒、咸菜鮮甜美味,是東莞傳統(tǒng)美食

      在東坑,人們會取用當天的剩菜,餡料一般為蝦米、瘦肉、蠔豉、魷魚、冬菇、青菜熬成,咸丸用糯米粉搓團投入湯鍋中即可。

      三、茶山:同樣是咸丸,但是只有咸,沒有餡兒

      茶山冬至同樣是做咸丸,不過茶山做的咸丸卻是一個齋丸,只用糯米搓團而不包餡料,“咸丸”的精華可謂在于湯。

      四、城區(qū):做“冬團”

      在東莞城區(qū),冬至這一天都會做一種特色小吃“冬團”。啥叫“冬團”?其實就是用舂糯米、粳米粉包成團,意味著“團圓美滿”。不過,冬團有甜咸之分,一般白色為甜、紅色為咸,酥木團為紅色,取“鴻”運之意。

      一般來說,“咸團”用眉豆、少量沙姜、糖、鹽做成:“甜團”的餡較為豐富,有爆米花、花生和黃糖。

      五、沙田:煲紅薯糖水

      在東莞沙田鎮(zhèn),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有煲紅薯糖水的習俗。紫紅的紅薯寓意著日子,紅紅火火,家人身體健健康康。

      六、企石鎮(zhèn):菜頭角

      在東莞企石鎮(zhèn),人們會在冬至這一天忙著做一樣傳統(tǒng)小吃“菜頭角”。這是一種以“菜頭”,即蘿卜做主要餡料的傳統(tǒng)小吃。

      為了迎接冬至,企石鎮(zhèn)不少家庭都會聚在一起,動手做菜頭角,在冬至前歡迎親朋好友來作客。

      要完成一個完整的“菜頭角”,首先把包裹餡料的糯米粉和粘粉混合煮熟,再放入用蘿卜、臘肉、臘腸、蝦米、花生、豆腐干制成的餡料,然后放進鍋爐蒸熟、貼葉而成的。

      七、其他習俗:拜冬、男的理發(fā),女的洗頭

      東莞“拜冬”是指已出嫁的女兒在冬至這一天,攜夫帶子回娘家拿著自己做的“冬團”帶些糕點、水果、豬肉雞、鴨回到外家探望自己的父母親相聚一堂吃飯。其寓意著有始有終,“從年頭行到年尾”,吉祥之意。

      東莞水鄉(xiāng)片的一些鎮(zhèn)街有個習俗,就是冬至節(jié)前要理發(fā),東莞本地有句順口溜:“擔冬擔矮小,擔年擔富貴”。意思是,如果頭發(fā)沒有修理,就“擔”著頭發(fā)(即“頂著頭發(fā)”)過冬的話,就不會長高,會變得矮小。如果“擔”著頭發(fā)過年,就能富貴。所以以前東莞人從冬至過后都不理發(fā),到過了正月才去剃頭說法。


      【東莞冬至習俗】相關(guān)文章:

      冬至習俗07-02

      冬至的習俗11-05

      冬至民間習俗07-14

      冬至的由來與習俗06-13

      各地冬至的習俗06-26

      冬至的習俗【薦】07-06

      冬至的習俗【精】07-06

      冬至的習俗【熱】07-07

      關(guān)于冬至的習俗07-07

      【薦】冬至的習俗07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