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關推薦
導致孩子考試粗心原因
我們必須通過“粗心”看到背后反映出的問題:
1、粗心,因為孩子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
粗心往往是和滿分對照而言的,看似每個知識點都掌握了,卻很難在考試中得到滿分,便會被歸咎于粗心。然而,在計算了某個知識點有99%正確率與90%正確率的同學,在題量逐漸增大后得到滿分的概率后,所謂粗心,就成了錯覺而已。如圖:
當題量達到200道題的時候,知識點90%正確率的同學得滿分的概率已無限趨近于零,低于買體彩中500萬的概率。
另一個顯而易見的現(xiàn)實是關于實力和最佳發(fā)揮的。很多時候我們把最佳發(fā)揮當作實力,低于此的被歸咎于“粗心”。實際上在大數(shù)據(jù)之下,一個孩子的成績曲線大體符合正態(tài)分布,左右兩側的區(qū)間可能性基本相等,寬窄(方差)取決于心理素質。
這兩張圖表破除了關于粗心的幻覺。比如,他難題都會做,簡單題錯,那不是不會,就是粗心。粗心是態(tài)度問題,態(tài)度端正了就不粗心了——把問題歸咎于態(tài)度,就成了一筆糊涂賬。
事實上,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,是可以用錯題率來量化的。錯題率越低,表明知識點掌握程度越高,相應的,在考試中獲得滿分的幾率也越高。
因此,態(tài)度不是原因,“粗心”不可能因態(tài)度的轉變而徹底解決。唯一解決“粗心”問題的方法,是提高知識點的掌握程度,令單題正確率接近100%。
一個頗有爭議的說法:“中小學的知識難度可以忽略,正確率基本等于熟練度!
所謂知識難度可以忽略,意思是憑借正常人的智商在理論上都可以達到100%的正確率(在粗心不能當作借口之后,笨這個借口也被徹底抹掉了?疾缓弥荒軞w咎于“懶”了)。正確率基本等于熟練度,說明了為什么題海戰(zhàn)術雖然被人詬病、痛恨,但確實是有效果的。
2、粗心,因為孩子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楚
不過,無差別的題海戰(zhàn)術雖然是有效果的,但并不是有效率的。
怎么提高效率,要從錯題入手。眼中不能只盯著錯誤,而要追溯思考過程。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,我發(fā)現(xiàn)大部分的錯誤都不是偶發(fā)的,往往成批出現(xiàn)同類錯誤。在追溯思考過程中,會發(fā)現(xiàn)根源往往是簡單的概念沒有完全理解,或者干脆是錯誤的理解。
追溯思考過程,最簡單的方式是要求孩子每道題寫解題過程。這也是中小學銜接中值得重視的學習習慣問題。我從暑假開始給孩子提出這個要求,然后發(fā)現(xiàn)很多他答案對的題,在思路上也是模糊和不完整的,這也可以解釋,為什么看似同樣的題,有的時候能做對,有的時候就做不對。并不是“粗心”導致,而是他的掌握程度本身就比較低。
也可以讓孩子試著去講解題目,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,表示確實理解了。通常在講解過程中,也會不斷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知識上的漏洞。
3、粗心,因為孩子的習慣有問題
訓練方法:從生活中,而不僅是學習上,進行訓練。
1、注意力的訓練方法有讀書、下棋、學習樂器等等(關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很多,有各種理論和指導)。
2、分析力的訓練方法是“隨口問”,養(yǎng)成隨時問為什么的習慣,養(yǎng)成思考的習慣。(這其實是真正的素質教育。即使是成年人中,沒有思考的習慣,不假思索地接收各種信息的人太多了。這種狀況有人歸咎于中國的教育體制不鼓勵思考,我覺得這種“都是體制,別人的錯”的態(tài)度倒真是教育問題。)
3、執(zhí)行力的培養(yǎng)在于執(zhí)行。永遠不認可口頭上的“會”,必須見到正確率才算結束。慚愧地表示,在我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,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,只不過有的時候我堅持不住了,明知道可能有漏洞,也選擇了“相信他”。這實際上是種道德綁架,作為孩子,他覺得自己會了,掌握程度一定遠遠低于百分百。好在我尚有一絲良心,并沒有去質問他“說會了為什么又錯”。詩詞的背誦,一定要落到默寫。閱讀題,要講得出來龍去脈。數(shù)學題,一定要落實到步驟。這些都是要沉下心練的死功夫,也是真功夫。
◆◆◆
【導致孩子考試粗心原因】相關文章:
個人原因導致的辭職報告01-12
什么原因導致屢次求職失敗02-16
父母遺棄孩子的原因11-14
導致女人創(chuàng)業(yè)艱難的心理原因有哪些02-24
給考試孩子加油的句子10-20
表揚孩子考試的句子04-17
目送孩子考試的句子11-06
激勵孩子考試文案【經(jīng)典】09-10
考試鼓勵孩子的句子10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