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,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,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,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

      <small id="aebxz"><menu id="aebxz"></menu></small>
    1.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

      時間:2023-01-06 08:18:36 生物/化工/環(huán)保/能源 我要投稿

     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

       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(yǎng)的今天,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,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。那么,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?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生物實驗報告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
     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

     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1

        實驗: 練 習 使 用 顯 微 鏡

        目的要求:

        1、練習使用顯微鏡,學會規(guī)范的操作方法。

        2、能夠獨立操作顯微鏡。

        3、能夠?qū)吮疽苿拥揭曇爸醒,并看到清晰的圖象。

        材料用具:

        顯微鏡、e字玻片、動植物永久玻片、擦鏡紙、紗布

        方法和步驟:

        一、對照圖示認識顯微鏡,識別顯微鏡的結(jié)構(gòu)及各部分的作用。

        二、練習使用顯微鏡

        1、取鏡和安放

        右手握住鏡臂,左手托住鏡座。 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,略偏左(顯微鏡放在距實驗臺邊緣7厘米左右處)。安裝好目鏡和物鏡。

        2、對光

        轉(zhuǎn)動轉(zhuǎn)換器,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(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的距離)。 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。左眼注視目鏡內(nèi)(右眼睜開,便于畫圖)。轉(zhuǎn)動反光鏡,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(nèi)。通過目鏡,可以看到白亮的'視野。

        3、放置玻片標本

        4、觀察 (先低后高)

        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,用壓片夾壓住,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。 轉(zhuǎn)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下降,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(眼 睛看著物鏡,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)。 左眼向目鏡內(nèi)看,同時反方向轉(zhuǎn)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上升,直到看清物像為止。再略微轉(zhuǎn)動細準焦螺旋,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。

        5、收放

        注意事項

        1、注意安全,不要損傷顯微鏡、目鏡和物鏡。

        2、材料對準通光孔,用壓片夾將玻片壓好。

        3、下降鏡筒時,不要注視目鏡,一定要注視物鏡,以免損壞玻片標本和物鏡頭。

        4、取下玻片標本時要小心;

        5、實驗完畢,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。轉(zhuǎn)動轉(zhuǎn)換器,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, 1

        并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。最后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,送回原處。 思考回答:

        1、在進行低倍鏡觀察時,使鏡筒下降至接近玻片的過程中,眼睛應注視什么地方?為什么?

        2、光線較暗時,應選用反光鏡的平面還是凹面?

        3、怎樣計算出視眼中的圖像的放大倍數(shù)?

        4、若視眼中“e”位于左上方,怎樣操作才能將其移到視眼中央?

     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2

        一、實驗目的:

        1、掌握顯示細胞中過氧化物酶反應的原理和方法。2.了解細胞凋亡的生物學意義

        3、掌握凋亡細胞的形態(tài)學檢測方法

        二、實驗原理:

        1、細胞內(nèi)的過氧化物酶能把許多胺類氧化為有色化合物,用聯(lián)苯胺處理標本,細胞內(nèi)的過氧化物酶能把聯(lián)苯胺氧化為藍色的聯(lián)苯胺藍,進而變?yōu)樽厣a(chǎn)物,因而可以根據(jù)顏色反應來判定過氧化物酶的有無或多少。中間產(chǎn)物藍色聯(lián)苯胺是不穩(wěn)定的,無需酶的參加即可氧化為棕色化合物。

        2、細胞凋亡是指細胞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,遵循自身的程序,自己結(jié)束其生命的過程。它是一個主動的、高度有序的,基因控制的.,一系列酶參與的過程。

        3、凋亡細胞形態(tài)學特征是:體積變小,細胞質(zhì)濃縮;細胞核發(fā)生染色質(zhì)凝聚和聚集于核膜周圍(邊緣化);細胞膜有小泡狀形成;晚期細胞膜內(nèi)陷形成大小不同的凋亡小體;根據(jù)細胞凋亡形態(tài)學特征進行顯微觀察是檢測細胞凋亡的一種直觀、可靠的方法。

        三、實驗步驟:

        細胞中過氧化物酶的顯示

        1、在載片上滴一滴PBS緩沖液;

        2、取骨髓細胞:用斷頸法處死小鼠,立即剪取后肢,去除肌肉,剝出后肢股骨,剪開股骨一端,用牙簽尖的一端插入剪開的小孔中,摳取少許骨髓細胞置滴有PBS的載片上;

        3、涂片:用另一玻片將骨髓細胞沿一個方向涂布推開,室溫晾干;

        4、媒染:在涂片上滴0.5%硫酸銅液,以蓋滿涂片為宜,處理30秒-1分鐘。5、傾去硫酸銅液,直接滴入聯(lián)苯胺混合液反應6分鐘(以蓋滿涂片為宜)6、清水沖洗,番紅復染2min。

        7、鏡檢:清水沖洗,室溫晾干,先低倍鏡下觀察,后換高倍鏡下觀察(油鏡100×)

        細胞凋亡的形態(tài)學檢測與觀察吉姆薩染色:

        1、取細胞爬片置于小培養(yǎng)皿中(有細胞面朝上)2、生理鹽水輕輕漂洗細胞3、95%乙醇固定5min

        4、PBS緩沖液洗2次

        5、吉姆薩染色液染色5min6、蒸餾水輕輕洗去染液

        7、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。吖啶橙染色:

        1、取細胞爬片置于小培養(yǎng)皿中(有細胞面朝上)2、生理鹽水輕輕漂洗細胞

        3、甲醇:冰醋酸(3:1)固定5min4、PBS緩沖液洗2次每次1min

        5、0.01%吖啶橙染色液在避光環(huán)境下染色5min6、蒸餾水輕輕洗去染液

        6、選用藍光激發(fā)濾片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。

        四、結(jié)果與分析:

        1、根據(jù)隨機選擇的幾個視野的統(tǒng)計,該樣品的細胞凋亡率=227/506×100=44.9

        Hela細胞凋亡過程中核染色質(zhì)的形態(tài)變化(吖啶橙染色)

        五、思考題:

        1、細胞凋亡的調(diào)控機制

        細胞凋亡是一個受基因調(diào)控、眾多細胞膜受體和胞漿蛋白參與的細胞主動自殺過程,其觸發(fā)因素多種多樣,包括細胞內(nèi)誘導因子和抑制因子對細胞凋亡的調(diào)控。

        2、細胞凋亡的特征

        凋亡細胞形態(tài)學特征是:體積變小,細胞質(zhì)濃縮;細胞核發(fā)生染色質(zhì)凝聚和聚集于核膜周圍(邊緣化);細胞膜有小泡狀形成;晚期細胞膜內(nèi)陷形成大小不同的凋亡小體。

        3、研究細胞凋亡的方法

        定性的研究方法:常規(guī)瓊脂糖凝膠電泳、脈沖場倒轉(zhuǎn)瓊脂糖凝膠電泳、形態(tài)學觀察(普通光學顯微鏡、透射電鏡、熒光顯微鏡)

        定量或半定量的研究方法:各種流式細胞儀方法、原位末端標記法、ELISA定量瓊脂糖凝膠電泳。

     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3

        【探究內(nèi)容】

        探究種子萌發(fā)的環(huán)境條件

        【探究目的】

       。薄⒘私夥N子萌發(fā)需要的環(huán)境條件。

       。病W會進行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。

        【探究器材】

        種子100粒、5個能蓋緊的罐頭瓶、小勺一個、餐巾紙10張、標簽紙5張

        【探究過程】

        提出問題:光的強弱會對種子萌發(fā)產(chǎn)生影響嗎?水的多少會對種子的`萌發(fā)產(chǎn)生影響嗎?溫度的高低會對種子萌發(fā)產(chǎn)生影響嗎?空氣的流通會對種子萌發(fā)產(chǎn)生影響嗎?

        做出假設:光的強弱、水的多少、溫度的高低都會對種子的萌發(fā)產(chǎn)生一定的影響。

        制定計劃:準備100顆綠豆種子,5個有蓋的瓶子,10張紙巾,5張便利貼。1號瓶的水只能濕透紙巾,并不能淹沒種子,放在空氣流通,有陽光的地方;2號瓶的水不但能濕透紙巾,而且能把種子淹沒,放在空氣流通,有陽光的地方;3號瓶的水只能濕透紙巾,并不能淹沒種子,用蓋子把瓶子蓋上,使瓶子空氣不能流通;4號瓶的水只能濕透紙巾,并不能淹沒種子,放在冰箱里,盡量使瓶子里的水不結(jié)冰;5號瓶不放水,放在空氣流通,有陽光的地方。

        實施計劃:每天都進行實驗并觀察5個瓶子有什么變化,再把每天的變化都紀錄下來。

        分析結(jié)果:1號瓶大部分能發(fā)芽;2號瓶的種子皮破了,但不能發(fā)芽;3號瓶只有少許發(fā)了芽;4號瓶和5號瓶沒有發(fā)芽

        得出結(jié)論:想要種子發(fā)芽,一定要有適宜的光度;需要適量的水分,溫度也要控制好,空氣的流通也有一定的影響,但影響沒有光度、水分和溫度大,相對來說,空氣流通的影響較小。

        這個實驗很簡單,我們在做實驗要分以上幾步完成,就會很容易的完成實驗。

        【交流與評估】

        1、根據(jù)你的問題和假設,應當將種子分成幾組?XX每組應有多少粒種子?XX每組只有一粒種子可以嗎?

        2、對照組應提供的溫度、水分、空氣等條件應該如何?

        3、每個實驗組的處理,除了所研究的條件外,其他環(huán)境條件是否應與對照組相同?

     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4

        實驗一練習使用顯微鏡

        目的要求

        1、練習使用顯微鏡,學會規(guī)范的操作方法。

        2、能夠獨立操作顯微鏡。

        3、能夠?qū)吮疽苿拥揭曇爸醒耄⒖吹角逦膱D象。材料用具:

        顯微鏡、e字玻片(寫有上字的玻片)、動植物永久玻片、擦鏡紙、紗布

        方法和步驟

        一、取鏡和安放

        1.右手握住鏡臂,左手托住鏡座。

        2.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,略偏左(顯微鏡放在距實驗臺邊緣7厘米左右處)。安裝好目鏡和物鏡。

        二、對光

        3.轉(zhuǎn)動轉(zhuǎn)換器,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(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的距離)。

        4.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。左眼注視目鏡內(nèi)(右眼睜開,便于以后同時畫圖)。轉(zhuǎn)動反光鏡,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(nèi)。通過目鏡,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。

        三、觀察

        5.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(也可以用印有“e”字的薄紙片制成)放在載物臺上,用壓片夾壓住,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。

        6.轉(zhuǎn)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下降,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(眼睛看著物鏡,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)。

        7.左眼向目鏡內(nèi)看,同時反方向轉(zhuǎn)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上升,直到看清物像為止。再略微轉(zhuǎn)動細準焦螺旋,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。

        注意事項

        1、注意安全,不要損傷顯微鏡、目鏡和物鏡。

        2、材料對準通光孔,用壓片夾將玻片壓好。

        3、下降鏡筒時,不要注視目鏡,一定要注視物鏡,以免損壞玻片標本和物鏡鏡頭。

        4、取下玻片標本時要小心;

        5、實驗完畢,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。轉(zhuǎn)動轉(zhuǎn)換器,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,并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。最后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,送回原處。

        實驗二觀察人體的基本組織

        目的要求:

        1.觀察人體基本組織的永久切片,認識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;

        2.描述同一種組織中細胞的共同特點;

        3.描述不同組織中細胞形態(tài)上的不同之處;

        4.根據(jù)觀察,概述組織的共同特點,形成組織的概念。材料器具:

        顯微鏡;扁平上皮、立方上皮、柱狀上皮等上皮組織玻片;橫紋肌、骨骼肌、心肌等肌肉組織玻片;骨、軟骨、血液、韌帶、肌腱、脂肪等結(jié)締組織玻片;神經(jīng)組織的玻片。

        方法步驟:

        1.根據(jù)教師提供的玻片,逐個在顯微鏡低倍鏡下認真觀察,注意細胞的形態(tài)特征和細胞間的聯(lián)系特點。

        【思考】

        1.上皮組織一般都分布在人體的'什么位置?想一想,上皮組織有什么主要的功能?

        2.神經(jīng)組織的主要功能是“接受刺激,產(chǎn)生和傳導興奮”,構(gòu)成神經(jīng)組織的細胞結(jié)構(gòu)上有什么特點與這種功能相適應?3.請試著用自己的語言,給組織下定義。

        實驗三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

        實驗方案

        一、取鏡和安放

        一手握鏡臂,一手托鏡座,將顯微鏡從鏡箱中取出并放在實驗臺上,略偏左。

        二、對光

        1、轉(zhuǎn)動轉(zhuǎn)換器,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。

        2、轉(zhuǎn)動遮光器,選擇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。

        3、一眼注視目鏡內(nèi),一眼睜開,同時把反光鏡轉(zhuǎn)向光源,通過目鏡看到白亮視野后并報告教師。

        三、觀察

        1、把涂片放在載物臺上,用壓片夾壓住,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。

        2、從側(cè)面注視物鏡,轉(zhuǎn)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慢下降接近涂片。

        3、一眼注視目鏡內(nèi),同時反方向轉(zhuǎn)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上升,直至看到物像,再略微轉(zhuǎn)動細準焦螺旋,直至物像清晰,報告老師。

        4、正確填寫實驗報告。

        四、整理

        1、取下涂片并復位。

        2、用紗布擦拭顯微鏡外表。

        3、轉(zhuǎn)動轉(zhuǎn)換器,讓兩物鏡偏到兩旁,并將鏡筒降至最低位置。

        4、將顯微鏡放回鏡箱。

        實驗四觀察小魚尾鰭內(nèi)血液的流動

        一、目的要求:

        1.觀察血液在血管內(nèi)的流動。

        2.嘗試分辨血管的種類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內(nèi)的流動情況。

        二、材料用具:

        尾鰭色素少的小魚、顯微鏡、培養(yǎng)皿、滴管、棉絮。

        三、實驗步驟:

        1、檢查實驗材料用具

        2、仔細檢查實驗材料用具是否齊全

        3、取放、組裝、調(diào)試顯微鏡

        4、取放顯微鏡的步驟、方式是否正確;組裝、調(diào)試顯微鏡的方法是否科學。

        四、實驗操作與觀察

        1、用浸濕的棉絮將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,露出口和尾部。

        2、將小魚平放在培養(yǎng)皿中,使尾鰭平貼在培養(yǎng)皿上,并在尾鰭上放載玻片。

        3、將培養(yǎng)皿放在載物臺上,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(nèi)血液的流動情況。

        4、找到管徑最小的血管,注意觀察血液在這種血管中的流動情況。

        5、注意觀察管徑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來的,它最終又匯入什么血管中。

        五、清潔、整理實驗用具

        1將顯微鏡復原,放回顯微鏡箱。

        2將培養(yǎng)皿、滴管等沖洗干凈并清潔實驗桌面。

        六、注意事項

        1、是否用浸濕的棉絮將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。

        2、是否露出小魚的口和尾部。

        3、小魚的尾鰭是否平貼在培養(yǎng)皿上。

        4、是否在小魚的尾鰭上放載玻片。

        5、是否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(nèi)血液的流動情況。

        6、是否找到管徑最小的血管。

        7、實驗后是否將小魚放回魚缸

        實驗五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

        引課:提起魚,大家都不陌生,魚在水中能自由自在的游動,既能向前游動,又能上浮,下潛,還能轉(zhuǎn)彎以及停留在一定的水層。那么,魚在游泳中各種鰭起什么作用呢?今天,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。

        方法一:模型模擬法(當不能用直接實驗法做實驗時,可以用模擬實驗代替實驗法,即用模型代替實驗對象進行實驗,模擬實驗的缺點是:其研究結(jié)果易受模型的局限,得出的結(jié)論不一定完全可靠。一般來說模型與實驗對象的相似程度越高,實驗的效果越好。)

        方法二:剪除魚鰭法(太殘忍)

        方法三:捆扎魚鰭法注意事項:(對實驗材料用具的選擇是實驗成敗的關(guān)鍵,如對魚體大小的選擇,捆綁魚體的夾板和線繩的選擇等。經(jīng)實踐證明魚體大小以6~10cm長為宜,捆綁魚鰭用紗布較佳,捆綁鰭用輕且不易滑脫的材質(zhì)為宜,如用輕的木片、塑料片等。要鼓勵學生自行完成探究實驗,培養(yǎng)學生動手能力。在實驗探究鰭對魚運動的作用時,應引導學生想辦法只對單一因素進行觀察,而限制其他因素的干擾,即分別探討某一種鰭對魚的作用,并作好實驗記錄。)下面我們就來開始我們的探究過程:

        一、提出問題:魚在游泳時,胸鰭、背鰭、尾鰭分別起什么作用

        二、作出假設:魚在游泳時,胸鰭、背鰭起平衡魚體的作用,其中胸鰭有轉(zhuǎn)換方向的作用,背鰭能防止魚體側(cè)翻;尾鰭產(chǎn)生前進的動力,決定運動的方向。

        三、制定計劃:

        實驗材料及用具:四個玻璃缸、四條大小相同的鯽魚、輕的木片或塑料片、細繩子、紗布。

        實驗步驟:

        1、在四只大玻璃缸上分別標上A、B、C、D,然后注水,水的高度為缸高的三分之二左右。

        2、對三條鯽魚做如下處理:

        用木片和繩子縛住第一條鯽魚的胸鰭后放入A缸用木片和繩子縛住第二條鯽魚的背鰭后放入B缸用木片和繩子縛住第三條鯽魚的尾鰭后放入C缸第四條鯽魚做對照,不做任何處理直接放入D缸

        3、觀察四條鯽魚的運動情況

        四、實施計劃

        現(xiàn)象:

        A缸中的鯽魚能夠向前運動,但左右搖擺不定,不能轉(zhuǎn)向,不能掌握平衡。

        B缸中的鯽魚能夠向前運動,但魚體側(cè)翻,不能維持魚體的直立狀態(tài)。

        C缸中的鯽魚能保持魚體平衡,但基本上沒有前進。

        D缸中的鯽魚既能平衡身體,又能自由自在向前游動。

        五、分析結(jié)果,得出結(jié)論

        魚游泳時,主要靠身體軀干部和尾鰭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(chǎn)生前進的動力,其他魚鰭起輔助作用。魚在運動時,胸鰭、腹鰭和背鰭都有維持魚體的平衡的作用,尾鰭可以產(chǎn)生前進的動力,同時還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。

        六、表達與交流

        臀鰭:協(xié)調(diào)其它各鰭,起平衡作用,若失去,身體輕微搖晃。

        腹鰭起到穩(wěn)定流經(jīng)身體的水流的作用,也有平衡和穩(wěn)定的作用。

     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5

        一、實驗目的:

        1、通過對原核和真核各種形態(tài)細胞的光學顯微鏡觀察,了解細胞的形態(tài)及其顯微結(jié)構(gòu);

        2、學習顯微測量的方法,對細胞的大小有一直觀認識。

        二、實驗材料和儀器:

        小白鼠肝細胞切片;雞血紅細胞;蠶豆葉片橫切片;

        普通光學顯微鏡;目鏡測微尺;鏡臺測微尺;載玻片;蓋玻片。

        三、實驗步驟:

        (一)細胞形態(tài)觀察

        l、動物細胞的觀察

       。1)人肝細胞切片: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肝細胞的形態(tài)構(gòu)造。

       。2)雞血細胞涂片的觀察:觀察血細胞的組成;紅細胞、白細胞、血小板的形態(tài)特點。

        2、植物細胞的.觀察

        取蠶豆葉片橫切片的觀察:注意表皮細胞和葉肉細胞的基本結(jié)構(gòu)。

       。ǘ┘毎拇笮『蜏y量

        1、卸下目鏡的上透鏡,將目鏡測微尺刻度向下裝在目鏡的焦平面上,再旋上目鏡的上透鏡。

        2、將鏡臺測微尺刻度向上放在鏡臺上夾好,使測微尺分度位于視野中央。調(diào)焦至能看清鏡臺測微尺的分度。

        3、小心移動鏡臺測微尺和轉(zhuǎn)動目鏡測微尺(如目鏡測微尺分度模糊,可轉(zhuǎn)動目鏡上透鏡進行調(diào)焦),使兩尺左邊的一直線重合,然后由左向右找出兩尺另一次重合的直線。

        4、記錄兩條重合線間目鏡測微尺和鏡臺測微尺的格數(shù)。按下式計算目鏡測微尺每格等于多少μm:

        鏡臺測微尺的格數(shù)

        目鏡測微尺每格的微米數(shù)=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× 10

        目鏡測微尺的格數(shù)

        四、實驗結(jié)果:

        1、目鏡校正:40倍顯微鏡目鏡測微尺每格的微米數(shù)=17/70=0.24

        2、細胞大小的測量:

        五、作業(yè)與思考:

        1、血細胞按含量高低,主要含有:紅細胞,白細胞,血小板。

        白細胞最大,紅細胞次之,血小板最小。紅細胞:主要的功能是運送氧。白細胞: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,當病菌侵入人體時,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,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,將病菌包圍,吞噬。血小板:止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。細胞形態(tài)見下圖。

        2、植物細胞一般比動物細胞大一些。形態(tài)圖見下。

        3、在不同放大倍數(shù)下,測定的細胞大小基本一致,但有一些偏差。放大倍數(shù)越大,在視野中同等實際距離下的兩點視野距離更大,而更容易測量準確。

      【初中生物實驗報告】相關(guān)文章:

     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范文(通用5篇)04-23

      實驗報告總結(jié)02-14

      電路實驗報告11-09

      關(guān)于實驗報告01-27

      化學實驗報告01-28

      生物實驗報告08-13

      實驗報告的書寫格式04-01

      實驗報告實驗心得10-18

      化學實驗報告模板10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