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手机版,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,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,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婷婷

      <small id="aebxz"><menu id="aebxz"></menu></small>
    1. 消費者如何應對購物促銷騙局

      時間:2022-07-03 06:44:14 購物 我要投稿
      • 相關推薦

      消費者如何應對購物促銷騙局

        購物抽獎不透明

        獎項設置無人監(jiān)督.每年的購物中大獎活動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舉辦者用誘人的獎項和高中獎概率,吸引消費者購買其產(chǎn)品.雖然產(chǎn)品銷量上去了,但無人公布中獎結(jié)果,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監(jiān)督機制.

        獎品海報有誤導.某飲品廠家宣傳其產(chǎn)品箱箱有獎,消費者參加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實際必須購2箱以上飲料才能中獎.還有消費者反映,得知一商家的海報宣傳購物抽獎,有精美禮品相送,便從很遠的地方趕過去購物,而所謂“精美禮品”只不過是一個價格低廉的小紀念品.

        獎項縮水不商量.湖北的吳先生2003年抽中了到雅典觀看奧運會活動的大獎,并按主辦購物抽獎活動的公司的要求準備出國事宜.可到2004年8月,距奧運開幕只有一個星期了仍無音信,經(jīng)催問才知被拒簽,出國變成了送產(chǎn)品,而且與承諾價值相差較大.

        自定規(guī)則太隨意

        格式條款逃責任.一些商場搞購物贈物活動時,宣傳的贈品與實際贈品不一致,有“掛羊頭賣狗肉”之嫌,并且以海報寫有“贈品以實物為準”來搪塞.山東曹先生曾參與了某商場購手機送打印機活動,交完錢取的贈品偏偏沒有占價值較大部分的墨盒,商家宣稱海報已注明只送打印機.

        取消活動戲弄人.大連消費者參與購買一種信用卡可免費擁有CDMA手機的活動.當其按要求連續(xù)4個月每月消費800元后去領手機時,卻被告知活動已停止.

        虎頭蛇尾躲承諾.許多經(jīng)營者在促銷活動前期的宣傳很誘人,到了該踐諾時,卻想盡辦法能躲就躲.一消費者參加某火鍋店吃100元返50元的活動,持返券消費時因人多而未能消費.待其第二天去消費時,卻被告知已過期,因墻上有不明顯小字寫著“限當日用”.

        活動期間改獎項.一佳木斯消費者參加當?shù)卮螂娫、存積分、換話費活動,當積攢到1萬積分兌換700元話費時,公司單方改成換手機.

        虛搞活動擺噱頭

        畫餅難充饑.為吸引消費者,有的經(jīng)營者只是畫一個“餅”騙消費者上當.如有的超低價物品限賣活動,消費者如約前往卻被告知低價物品已賣完,即使是在約定時間第一個到也是如此.北京的周女士因看到一商店海報宣傳:原價1000多元的冰箱只賣幾百元,且是雙開門的,就將已訂的冰箱退了,想到該店買.但其宣傳的冰箱其實是單開門的,而且價錢也沒有降.

        抵券成廢紙.有兩家公司聯(lián)合舉辦購飲料中大獎活動,獎品是購車時可抵扣幾千元的抵扣券.當消費者持券購車時,卻被告知因此車已降價1萬元,只能從降價后的價格或用抵扣券沖減原價中選擇一種方式.

        促銷背后煩惱多

        打折、返券圈套多.商場打折、返券愈演愈烈,高返券、低折扣必然對消費者產(chǎn)生巨大誘惑.然而,精明的商家從來不做賠本的買賣,低價背后的數(shù)字游戲讓人一時難以明白,尤其是返券設立的連環(huán)套規(guī)則,往往讓消費者不勝其煩.而打折品、贈品發(fā)生質(zhì)量問題后,商家常常拒絕承擔修理、更換、退貨等法律責任.

        返利卡哄人玩.一些商場為了長期拴住顧客,推出各種名稱的返利卡,但當消費者認認真真攢了一年的積分后,得到的實惠卻往往令人啼笑皆非.

        中消協(xié)特別提示

        為了盡量減少消費者在商業(yè)促銷活動中受到的損失,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向消費者特別提示:要理智購物,返券多,真正的實惠并不一定多,要貨比三家,選擇質(zhì)優(yōu)價低的商品;小心免費陷阱,免費的最終目的是有償銷售;對贈品要當面檢查清楚,看是否過期或不符合質(zhì)量標準,并要求銷售人員在有效票據(jù)上注明贈品名稱、型號;參與購物抽獎活動前問清規(guī)則,以免掉進多重消費連環(huán)套;提高自我保護意識,發(fā)現(xiàn)價格欺詐行為要及時投訴或舉報;

        當發(fā)現(xiàn)權(quán)益受到侵害時,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(jù),及時與經(jīng)營者交涉;贈品有問題仍可要求商家承擔責任,商家送的贈品屬于附義務的贈與.《合同法》規(guī)定:贈與的財產(chǎn)有瑕疵的,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(nèi)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.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,造成受贈人損失的,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.

      【消費者如何應對購物促銷騙局】相關文章:

      如何識破面試騙局07-13

      如何應對面試07-11

      如何應對面試!07-13

      如何應對壓力面試07-12

      如何應對職業(yè)危機06-21

      如何應對員工加薪07-14

      你如何看待小米電視搶購被爆是“騙局”07-10

      如何應對面試壓力07-13

      如何應對職場的冷暴力07-10

      如何更好的應對面試07-12